欢迎您访问江苏自考网!  今天是

2018年江苏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考试重点一

2018-09-13 09:56来源:江苏自考网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上)
 
  第一节  先秦文学
  先秦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中国文学处于萌芽、奠基阶段,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和神话传说。

  一、诗歌
  (一)歌谣
  1、歌谣的性质:歌谣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最贴近社会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其中原始歌谣标志着我国诗歌的起源。
  2、歌谣的文学价值:先秦歌谣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喜怒哀乐的感情。在艺术表现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如铺陈、比兴、夸张、谐音双关、对答等形式和手法的运用,都体现了人民的创造性,它对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3、《弹歌》选自赵晔编的《吴越春秋》,语言古朴,音节短促,用四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极为精练而概括地反映远古时代狩猎生活的情景。

  (二)《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大概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诗经》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自学辅导143页)
  3、赋比兴和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自学辅导145)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直接叙事的如《七月》,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4、《芣苢》,选自《诗经?周南》,作品采用叠章复沓的形式,在反复的咏叹中,准确地表达出欢快的劳动节奏。
  5、《氓》选自《诗经?卫风》,这是一首早期的叙事诗,描写了一位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无端抛弃的女子的婚姻悲剧,是古代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的中国古代妇女形象。三四章用了起兴的手法,用桑叶未落肥硕润泽的形象暗喻当时女子年轻貌美、两人情深意浓的情形;用桑叶零落时枯黄衰败的形象暗喻眼下女子容颜憔悴、男子情意衰减的情形,两相照应,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示出女子命运的前后变化,并为下文的抒情铺垫。
  6、《硕鼠》选自《诗经??魏风》,这首怨刺诗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重敛盘剥的怨恨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把剥削者比作贪婪凶残、人人厌憎的大老鼠,极为形象、生动。
  7、《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爱情诗。①最大的特点是营造艺术氛围,创造出纯美的意境。诗人描写笼罩在晨雾中的芦荻、霜露、秋水,展示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而清秋萧瑟景物的色彩,又为全诗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这种气氛和主人公离情别绪中的特定心境是一致的,有力地烘托出任务凄婉惆怅的情感。同时,人物的情感似乎投射到眼前的景物上,使得蒹葭白茫茫秋水都染上了主人公淡淡的忧愁,绵绵的情思。总之,客观景物和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而与此无关的景物和细节都去除了,也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凄迷而朦胧的美。
  ②其次,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感情的抒写不断深化。三章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暗示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主人公焦灼的心情。“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也表现了芦荻不同的状态。“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宛在水中央”等三句则表现地点位置的变换,“溯洄从之”等在三章中的重复,则表现出主人公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三章只变换数字,但反复咏唱,不仅使感情的抒写不断加深,而且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
  8、《无衣》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面对强敌的侵扰,共同对敌的大无畏气概,充满着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极有层次地展现了出征将士同心同德、共同杀敌的高昂战斗情绪。

  (三)楚辞
  1、楚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楚地歌辞,产生在江汉一带。这一名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二是指西汉刘向编辑的一部总集,收录了屈原、宋玉以及西汉作家的一些作品。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精神的最早典范。
  2、楚辞的浪漫主义特色(辅导144页)①始终贯穿着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②糅合进神话传说;③想象丰富,情感强烈,词采瑰丽;④丰富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3、《诗经》和《楚辞》的主要区别:①《诗经》以四言为主,句式比较整齐,《楚辞》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样;②《诗经》篇幅较短,风格朴实;《楚辞》篇幅较长,风格绚丽;③《诗经》语言通俗、质朴、清新、自然;《楚辞》文采华茂,多采用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4、楚辞的代表作家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离骚和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5、《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是写湘君等待湘夫人不至而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作者通过对人物微妙心理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其炽热而复杂的感情。(第一段的作用)
  6、《国殇》选自《楚辞??九歌》,国殇指为国捐躯者。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扮饰受祭者的主巫的独唱,自述战场上激烈战斗的场面;第二部分是群巫的合唱,是对为国牺牲者的赞颂,充分体现楚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坚定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7、《哀郢》选自《楚辞??九章》,记叙了诗人离开郢都的行程,想象着郢都被秦兵所毁,人民离散的惨状,表达对群小误国的愤恨、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对楚国和楚国人民的热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8年江苏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考试重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