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自考网!  今天是

2019自考《中药学(一)》总结(五)

2018-12-29 16:19来源:江苏自考网
【导语】以下是江苏自考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一)》总结(五)



  《中药学》总结5
 
  《中药学》总结到此为止,总体上还是以记忆为主,只有把中药的功效记清,才可能灵活应用。
 
  对于中药的学习,其实是应该和《方剂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等以后把方剂学习掌握,再反过来学习中药,会发现很多的中药题(几乎所有的中药配伍题)是根据方剂而来。比如:治疗湿痰,半夏常和陈皮配伍,就出自二陈汤;治疗梅核气,常用半夏配厚朴,就出自半夏厚朴汤;治心下痞满之证,半夏配伍黄连、瓜蒌,就是出自小陷胸汤。
 
  把各科的基础打好(感觉很难),然后再融会贯通(变得简单),最后灵活应用(豁然开朗),结果就是顺利通过考试(妥了)!
 
  我所用的是中医执业医师的教材,考助理的朋友们请自行删减即可。
 
  一、温化寒痰药
 
  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要药。尤善治寒痰、湿痰,常与陈皮相须为用。
 
  为止呕的要药。可治各种原因的呕吐,尤对痰饮或胃寒呕吐用之为宜。
 
  善治心下痞满之证,常配伍黄连、瓜蒌。
 
  治梅核气,常配伍厚朴、苏叶等。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反乌头。其性温燥,阴亏燥咳、血证、热痰应慎用。
 
  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3.禹白附: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煎服,3-5 g;研末服,0.5-1g,宜炮制后用。
 
  4.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易致发泡。
 
  5.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
 
  因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6.白前:降气化痰。
 
  二、清化热痰药
 
  1.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为治疗热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药物。
 
  2.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长于清肺,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物。
 
  3.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善于清肺润燥,常用治肺热咳嗽或痰热咳嗽。
 
  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用。反乌头。
 
  4.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5.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6.前胡:降气祛痰,疏散风热。
 
  7.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其性平,故咳嗽无论属寒、属热,有痰、无痰均可应用。
 
  本品性善上行,能宣肺利咽开音。常配牛蒡子、甘草等。
 
  为治疗肺痈之常药。
 
  8.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9.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10.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11.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三、止咳平喘药
 
  1.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为治咳喘的要药。
 
  本品有小毒。
 
  2.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3.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功专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咳嗽,暴咳及久嗽均可用之。
 
  4.紫菀:润肺化痰止咳。
 
  凡咳嗽之证,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5.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为治嗽要药,常与紫菀相须为用。然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则长于止咳。
 
  6.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7.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8.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9.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本品有毒,不宜多用,小儿尤当注意。过食白果可致中毒,出现腹痛、吐泻、发热、紫绀以及昏迷、抽搐,严重者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
 
  四、重镇安神药
 
  1.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最适合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
 
  用治癫痫卒昏抽搐,每与磁石同用。
 
  内服,只宜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1~0.5g;不宜入汤剂。
 
  本品有毒,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3.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4.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忌火煅。
 
  五、养心安神药
 
  1.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2.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便溏及多痰者慎用。
 
  3.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4.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及胃炎者慎用。
 
  六、平抑肝阳药
 
  1.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煎服,3~15g,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2.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外用燥湿收敛。
 
  3.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有收敛制酸作用,可治胃痛泛酸。
 
  4.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为重镇降逆要药。尤善降上逆之胃气而具有止呕、止呃、止噫之效。治胃气上逆之证,常与旋覆花等配伍。
 
  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
 
  5.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6.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七、息风止痉药
 
  1.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可与钩藤等配伍。
 
  2.牛黄: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
 
  3.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4.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本品有轻清疏泄之性,能清热透邪,可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及斑疹透发不畅之证。有凉肝止惊之功,可治小儿惊痫、夜啼。
 
  入煎剂宜后下。
 
  5.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本品味甘质润,药性和平。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治风痰上扰的头晕目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6.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7.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8.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9.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八、开窍药
 
  1.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胎。
 
  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常配伍牛黄、冰片,组成凉开之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配伍苏合香,组成温开之剂,如苏合香丸。
 
  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2.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不宜入煎剂。
 
  3.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入丸、散,0.3~1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
 
  4.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因痰湿者,可配伍天南星;因痰热者可与郁金配伍。
 
  治疗噤口痢。
 
  九、补气药
 
  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为补肺的要药,也为补脾要药。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服药后不宜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药效。热证、实证忌用。
 
  2.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气阴两伤证。
 
  3.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补气力弱,但能养血,可用于血虚证等。
 
  4.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5.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为补中益气的要药。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配人参、升麻、柴胡等。
 
  表虚自汗常与白术、防风同用。
 
  6.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为补气健脾要药。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治疗脾虚胎动不安。
 
  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燥湿利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7.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8.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主治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主治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常配伍白芍。
 
  本品长于解毒。治疗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
 
  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10.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11.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十、补阳药
 
  1.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凡发热者均当忌服。
 
  2.紫河车: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3.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4.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5.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6.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可安胎、降压,故肾虚腰酸、胎动不安、习惯堕胎及高血压肝肾不足或肝阳上亢者,尤为常用。
 
  7.续断: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8.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9.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10.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11.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本品辛甘平,平补阴阳之品。
 
  治疗肾虚胎动不安。
 
  12.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3.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14.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十一、补血药
 
  1.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为补血之圣药。
 
  为妇科补血调经要药。
 
  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
 
  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2.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为补血之要药。
 
  为补肾阴之要药。
 
  本品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
 
  3.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肝脾失和的脘腹挛急疼痛、血虚四肢拘挛作痛,如芍药甘草汤。
 
  本品敛阴,有止汗之功,配桂枝同用,可调和营卫,如桂枝汤。
 
  4.阿胶: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为血肉有情之品,甘平质润,为补血的要药,尤善治出血而致血虚者。
 
  为止血要药。对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尤为适宜。
 
  入汤剂宜烊化冲服;止血宜蒲黄炒,润肺宜蛤粉炒。
 
  5.何首乌: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6.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十二、补阴药
 
  1.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3.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4.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凡心肺胃三经阴伤有火之证,皆可用之,作用部位偏上。
 
  5.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甘苦大寒,归肺肾经,长于滋肾阴而降虚火,作用部位偏下。
 
  6.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本品味甘能敛邪,故温热病不宜早用。甘凉助湿,故湿温尚未化燥者忌服。脾胃虚寒者忌服。
 
  7.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8.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9.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10.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11.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12.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本品还能止血。还可用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
 
  13.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十三、固表止汗药
 
  1.麻黄根:固表止汗。
 
  2.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十四、敛肺涩肠药
 
  1.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本品酸能收敛,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2.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炒炭后,能固冲止漏,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外敷能消疮毒,并治胬肉外突、头疮等。
 
  3.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4.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
 
  5.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内服须煨熟去油用。湿热泻痢者忌用。
 
  6.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十五、固精缩尿止带药
 
  1.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酸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
 
  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2.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为治疗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浊之良药。
 
  3.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4.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5.莲子: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6.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7.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十六、攻毒杀虫止痒药
 
  1.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
 
  外用适量,研末敷,香油调搽或烟熏。内服0.05-0.1g,入丸、散用。
 
  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孕妇禁用。切忌火煅,烧煅后有剧毒。
 
  2.硫黄: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3.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化痰。
 
  4.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
 
  5.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内服0.015~0.03g,研细,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本品有毒,内服慎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6.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十七、拔毒化腐生肌药
 
  1.升药:拔毒,去腐
 
  2.砒石: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宜作复方散剂或入膏药、药捻用。内服一次0.002~0.004g,入丸、散。
 
  本品有剧毒,内服宜慎;外用也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孕妇忌服。不可作酒剂服用。忌火煅。
 
  3.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4.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l.5~3g,入丸、散用。

上一篇:2019自考《中药学(一)》总结(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