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自考网!  今天是

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笔记第八篇:吃饭

2018-06-28 16:19来源:江苏自考网
【导语】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以下是江苏自考网为大家整理的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笔记第八篇:吃饭

第八篇:吃饭

1、“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请就这一观点谈变你的看法。
答:这里实际涉及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人类所有的活动不外这两个方面,“穷则思变”,物质生活不满足时会催人发生变革、创新,去开创新的生活。“肠胃空虚”才能“精神充实”,我同意这种观点。

2、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并联系钱钟书变比喻时说的“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分析本文比喻手法的特点及其审美效果。
答: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这是一个明喻,本体与喻体看似不着边际,但经钱钟书一生发,“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就直奔主题,让人恍然大悟,新奇而巧妙。
B“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这是一个明喻,好菜与乐曲看似没有可比性,但作者抓住“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各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做可分不可离的综合”这一共同特征,京戏使这一比喻显得合情合理,又妥贴得当。
C“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这是明喻。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统治者与民众,虽有不同,但又都相成相济,像厨房一个,把各种菜品搭配成美味佳肴。阐发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把深奥的道理演绎得浅显易懂

3、本文体现了怎样的散文风格?它与作者的个性特征有何联系?
答: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如“吃饭有时很像结婚”、“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整个人世间
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胡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从柏拉力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性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与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直接相关,也是他任性挥洒的个性的体现。

4、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追随孔子,而愿意推崇被人忘掉的伊尹。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那一大段,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
答:A这里宣扬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理想———多元相济,和而不同。
B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类比
C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D这段议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旁征博引

5、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
答:A这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是什么———名实背离,以虚名掩盖实质。
B作者认为吃饭与结婚有何相似之处———吃饭以需要掩饰享受,结婚以娶人掩饰谋财。

6、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彷佛一只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
答:A这里倡导怎样的社会理念———多元,相成相济,和而不同的理念。
B倡导这一理念的针对性是什么———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
C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类比。
D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上一篇: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笔记第七篇:咬文嚼字

下一篇: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笔记第九篇:我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