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自考网!  今天是

2018年江苏自考《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六章(3)

2018-12-13 17:39来源:江苏自考网
【导语】以下是江苏自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六章(3)



  智力测验的种类:
 
  一、根据施测对象的数目分:
 
  1.个别测验:那种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比内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可使主试者集中精力,充分观察与控制受测者的情绪、行动等,从而更好地激发受测者的正确动机,争取与受试者合作愉快,以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对某些特殊对象,如幼儿、智障儿童尤为必要。
 
  缺点:耗时,耗力,程序复杂,不经济。
 
  团体测验:能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者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施测(一般教育测验,各种人格量表,团体智力测验)可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在短时内收集大量信息,主试无须严格专业训练。
 
  缺点:测量误差不易控制。
 
  二、测验呈现的方式、受测者的作答方式也不一样,可分:
 
  2.文字测验: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实施简单,较易量人类高层次的心理功能。但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对言语文字表达困难和幼小儿童完全不适用。
 
  非文字测验:不以文字表述,受试不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作答的测验。
 
  说明由主试口头叙述,测验题目多属于图画、工具、模型等,及对仪器、实物等辩认或操作的操作性测验。只适用于个别施测,费时费力,评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但不易受文化因素的,可用于广大文化水平较低者及跨文化研究。
 
  三、速度测验:关注回答题目的速度,要求受测者尽快地作答,完成题目越多越好。其目的在于考察受测在测验任务上的反应速度。以答对题目数量区分优劣,常用于测查需要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
 
  难度测验:关注被试答题的正确性,要求受测者认真思考,准确地回答问题。旨在测量受测的解题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最高能力水平,以完成的数量和准确性为计分标准。各类学科竞赛所用的测验是难度测验的典型示例。

 
  心理测验的性质:
 
  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具有心理测验的性质。
 
  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
 
  心理测量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属性称:心理特质: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做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是建立在对人类大量相似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构想,是心理学家用以描述或解释行为的工具,不是客观事物。如学习动机、记忆广度、推理能力、情绪稳定性。
 
  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心理特质作为一种科学构想本身是抽象的,不可能直接观察到,只能是间接的,从行为样例中推理得出。
 
  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心理测量是从对一个行为样本的观察中获得数据,再去推论得聉结果,从部分推论整体,用以解释一个人的心理物质。同时,这有限的观察数据又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获得的,引起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
 
  4.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有其特定的范围,在测验编制开始时就已确定,依据测验的目的,适合于使用该测验的被试团体称为:目标群体。任何心理测验也只有被应用它的目标群体所适用时,才能显出它的效能。
 
  人的心理在不同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中有很大差异。社会因素的影响,甚至在同一社会文化团体中,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的受测者对同一测验的反应也不一致。会对结果做出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
 
  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即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任何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都必须保证的前提,在测量学上称之为:信度和效度。
 
  一、信度: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好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
 
  信度依据误差大小有程度上的差异,大小介于0与1之间。通常由两个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称之为:信度系数。
 
  根据误差源的性质信度可分:
 
  1.再测信度: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它是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人前后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就是再测信度。反映的是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因此又稳定性系数。
 
  2.评分者信度:指不同评价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当测验结果是由评分者主观评定时,评分者信度尤为重要。
 
  3。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一个人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一致性。可通过将测验题目区分为两半,比较人们在两部分上的得分情况获得。一般说,智力测验的同质性信度较高。从测量方法上看,这样求得的信度也称:分半信度。
 
  二、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判断它效度高低,首先要看它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如果能正确地测量出所要测的东西,它就是高效度的测量。
 
  1.内容效度: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
 
  2.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
 
  构想: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如智力、焦虑、自我、外向、攻击性等等。
 
  构想效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评价不同资料,两种途径:①考察它与度量同类构想的测验是否相关②考察它是否与不应有关的东西无关。
 
  3.预测效度:也称关联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也就是对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到什么程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测验的标准化
 
  在一个测验正式使用以前,测验的编制者都要建立常模,以便测验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
 
  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将测验施测于一个标准团体,即总体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是制定常模的必要条件。

 
  常见两种常模表示法:
 
  1.百分位系统:百分制,将一组测验分数分成100等分。反映在标准团体中高于和低于某个分数的人数比例。
 
  2.标准分数系统:一种更复杂的常模表示方法。由于几乎所有能力测验的分数分布呈正态曲线形式。标准分数是根据测验分数的正态性质确定的,每个测验分数为正态曲线上的一个点,一个分数离中点越远,获得这一分数的人数越少,而它所处位置以标准分数来表示,即Z分数=(X—M)/要,其值介于+3和—3之间。
 
  除标准团体是当前参加测验总体的有代表性样本,否则,由常模得出智商分数是不准确的。

上一篇:2018年江苏自考《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六章(2)

下一篇:2018年江苏自考《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六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