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0月自考考试 4

距10月自考报名 已经开始

考生服务:

江苏自考网> 试题题库列表页>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三节诗,回答问题: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A.第一节诗使用了何种抒情方法?B.指出第二节诗的意象。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使用了何种修辞方式?表达了什么情感?

2022年10月大学语文

卷面总分:100分     试卷年份:2022.10    是否有答案:    作答时间: 120分钟   

答题卡
收起答题卡 ^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三节诗,回答问题: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A.第一节诗使用了何种抒情方法?B.指出第二节诗的意象。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使用了何种修辞方式?表达了什么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以“车五十乘,金五百斤”出使的国家是

  • A、赵国
  • B、魏国
  • C、楚国
  • D、秦国

《容忍与自由》中,作者提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普遍原理来证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论证
  • B、演绎论证
  • C、比较论证
  • D、反驳论证

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黑暗来了,我的眼晴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罢。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A.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B.文中提到的旧居的灯光象征着什么?C.说明这段文字的记叙方法及艺术效果。

扫码查看答案

扫码查看试题答案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