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0月自考考试 54

距10月自考报名 已经开始

考生服务:

江苏自考网> 试题题库列表页> 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A. 说明这段文字的思想情感内涵。B. 就赋体的“主客对话”而言,这段话出自“主”之口还是“客”之口?表明了他人生观的哪一个方面?C.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中的两个“之”各指什么?

密押卷(六)

卷面总分:100分     试卷年份:2023.04    是否有答案:    作答时间: 120分钟   

答题卡
收起答题卡 ^

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 说明这段文字的思想情感内涵。

B. 就赋体的“主客对话”而言,这段话出自“主”之口还是“客”之口?表明了他人生观的哪一个方面?

C.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中的两个“之”各指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 )

  • A、金杖
  • B、长锸
  • C、铁戟
  • D、钢锤

词语解释题:】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向:


下列诗词,借秋景抒情的有( )

  • A、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B、李白《行路难》(其一)
  • C、柳永《八声甘州》
  • D、李清照《声声慢·秋情》
  • E、辛弃疾《摸鱼儿》

扫码查看答案

扫码查看试题答案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