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7月江苏自考考试 64

距7月江苏自考考试报名预计 22

自考流程
所在位置:江苏自考网 > 市场营销-本科 > 正文

江苏自考27332当代中国经济运行押题资料

2021-06-25 16:19:18   来源:江苏自考网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江苏自考网给各位考生带来江苏自考27332当代中国经济运行押题资料,想了解更多点击下方。

也可以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

   《当代中国经济运行》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机密)

  知识点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一、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基本含义:

  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性质与生产力还不发达现状的统一。

  一方面,就根本经济制度的性质而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另一方面,就社会生产力水平或经济发民程度来讲,

  中国还处于不发达阶段,离开社会主义要求的经济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

  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这样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之后,特有的一个历史阶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即生产关系基本转变为社会主义之后,到社会生产力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历史阶段。

  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和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⑴ 社会生产力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改造和控制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⑵ 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力人均的社会生产力。

  ⑶ 所谓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有这样两层含义:

  一是虽然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之后,社会生产力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增长,

  但是就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的消费需要来说,依然是低水平的;

  二是虽然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之后,社会生产力总量已经有了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

  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国际上经济已经达到现代化的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中国人均生产总值(GDP)在世界上属于低位次的国家;

  ② 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初级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很大;

  ③ 现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和农村中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并存;

  ④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

  ⑤ 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还比较低。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长期实践表明,中国在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

  而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既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产生的标志,又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制度性根源。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这是中国进入崭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标志。

  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在许多生产领域能够填补公有制经济的空白,

  补充公有制经济的不足。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合理地布局,

  支持和鼓励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好地支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本质特征:

  ① 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是总体资本家或资本家阶级支配的资本。

  ② 整个社会经济机制的主动轮是全体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一个个资本家是这个社会经济机制的一个个主动轮。

  ③ 按劳分配是分配制度的主体。

  ④ 经济运行与发展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

  知识点3 现代市场体系

  一、领会:现代市场的含义,现代市场体系的结构,现代市场中的信用形式。用法律手段管理市场。

  1、现代市场的含义,关于市场的概念应当把握以下要点:

  ① 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流通领域的各种现象的总表现。

  ② 市场是以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为中心的。

  ③ 市场是处在时空运动之中,所谓市场运行,其实是市场主体交换行为和过程构成的运动总状态。

  ③ 市场的交换活动具有自发性。

  ④ 市场关系本质上是开放的。这是因为商品流通具有开放性。

  ⑤ 市场是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总结:现代市场是商品经济、商品货币关系高度发展的产物。

  现代市场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系统性、统一性和有序性。

  2、 现代市场体系的结构

  ① 现代市场是一个体系。市场体系是指由各种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市场,

  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并按一下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市场结构、市场机制和市场功能的有机统一。

  在市场体系中,每一类市场都有其特有的功能,各类市场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值得强调是,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衍生所有其他市场结构的基础,或者说,

  所有其他市场结构都是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展而促成的。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市场结构的两种基本形态。

  ②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体系内各类各种市场的组成状况及相互关系,

  可以从交易对象(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竞争程度(竞争性市场和垄断性市场)、

  交易时间(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市场区域(地方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等角度进行分类。

  ③ 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包括服务)和生产资料市场构成。

  * 消费品(服务)市场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媒体。

  * 生产资料市场是指生产资料作为商品所进行的一切交换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④ 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资金、房地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交换关系中各自形成的市场。

  3、现代市场中的信用形式

  信用形式,主要是指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

  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还有保险、信托、租赁、典当等形式。

  ① 商业信用: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各企业间发生的商品赊销和货款预付的信用关系。

  ②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③ 消费信用: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为消费者消费提供使得及所需资金。

  ④ 国家信用:即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国内外借债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

  4、社会主义经济要求建构统一市场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建设和完善开放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保证。

  形成开放的、统一的市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① 全国经济在经济交往上没有地区分割、地区封锁,

  没有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在流通方面的障碍,

  没有其他束缚商品、生产要素在全国各地之间流动的超经济限制。这是形成国内统一市场的政治条件。

  ② 在对外开放中,面向世界发展社会分工。

  ③ 要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基础设施,

  包括信息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和中介组织系统等,保证商品、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顺利地流动。

  ④ 有利于平等的、自由竞争的政策环境和法规。严格法治,才能形成规范有序的统一市场。

  5、用法律手段管理市场

  法律手段是市场管理的核心手段。

  是因为市场主体具有广泛性、复杂性,而国家制定的法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相对稳定性和强制性。

  ① 建立和完善规范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法律体系。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

  ② 严格司法管理。一是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行行为。

  二是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 加强市场主体的守法教育。

  二、掌握:在改革中培育现代市场体系,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1、 在改革中培育现代市场体系

  在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因素中,目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外,

  还存在着行政性垄断,以及交通等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系统较薄弱等因素,

  需要在深化改革管理体制和发展经济中逐渐克服。

  ① 消除行政性垄断,引入市场关系。

  ② 完善市场政策和法规的建设,提高市场公平度。

  ③ 加强交通运输(拓宽市场的时空范围)、

  信息传输(加快市场的流通速度)和

  中介组织(从整体上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 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

  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同时,

  加快消除各种行政权力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干预,

  让市场规律调节商品经济活动,这样才能加快形成并完善统一、开放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2、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的决定规律、商品的交换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表现规律等内容。

  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按等价值(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是按价值的转化形态生产价格)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调节社会生产及其分工

  ② 调节商品流通

  ③ 促进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两调一促)

  市场机制是市场体系中一系列具体机制的总和,

  从一般角度看,主要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① 价格机制是商品市场中的基本机制,它体现商品的供求同价格的有机联系和运动。

  作为供求的调节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 调节社会资源实现的有效配置。

  第二, 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

  第三, 引导并调节消费的方向和结构。

  第四, 调节社会物质利益关系。

  ② 供求机制是一种由商品的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发生偏离,

  导致这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动,或者反过来,

  由后者的变动引起前者的变化,在这种反复多次的运动中,

  促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趋于一致的过程。

  ③ 利率机制是在金融市场中,信贷资金的供求同利息之间的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运动过程。

  ④ 竞争机制是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市场主体相互之间在市场购买和销售过程中表现出的,

  在生产技术、资本投入、人才和管理水平、商品质量、服务和信誉、

  销售市场份额等多方面优胜劣汰的竞争运动过程。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 先决条件是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经营决策权。

  第二, 完善自负盈亏制度。

  第三, 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垄断。

  必须消除行政性的市场垄断、地方本位主义的资源垄断及单位本位主义的人才垄断。

  第四, 良好的法治环境。即要保证市场主体经济地位的平等性。

  3、 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需要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市场机制按市场关系的本性有秩序地运行,

  除了必须维护市场主体在交换、信贷关系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克服上述阻碍公平竞争的阻力外,

  还必须保证市场信息传递方便,

  交易对象的使用性能、品质等信息诚实、公开,流通渠道畅通无阻,竞争规则公开透明等。

  所谓的市场秩序,

  就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各种市场规则与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维护市场有序运行,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根本条件。

  市场规则,就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所要求的,

  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的经济行为规范。它们通常通过一定的法规、公约等形式来确定。

  * 市场进出规则,是指市场主体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

  * 市场竞争规则,是以法律形式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则。

  * 市场交易规则,是各个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应遵守的准则与规范。

  * 市场仲裁规则,是指市场主体在交易中发生争议,

  市场管理机构对当事人做出约束力的裁决,所遵循的法律法规。

  知识点3 经济增长与发展

  一、领会:经济增长的含义。GDP和GNP。

  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扬长避短,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转变。“三农”问题含义及核心。

  ⑴ 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社会总产品或社会总财富增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指有价值的或通过市场实现的社会总财富的增长,

  这些增长在国际上通常是用一系列指标,如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增加,

  或人均产量的增长来反映的。

  经济学界一般共识如下:

  ① 经济增长的结果或表现,是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

  ② 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在量的方面的扩大和质的方面的提高。

  ③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通常是排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国民总产值或人均总产值的增长。

  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

  包括:① 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

  ② 暂居(一年以内)外国的本国公民;

  ③ 长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

  ⑶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并减去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上的收入。

  ⑷ GDP与GNP的联系与区别:它们都是反映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GDP是“领土”概念,

  GNP是“国民”概念;

  GDP是“生产”概念,

  GNP是“收入”概念。

  只有在经济封闭的地区,GDP=GNP。显然在经济开放的地区,真正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指标是GNP。

  ⑸ 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① 生产法:GDP = Σ(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Σ各部门的增加值

  ② 收入法: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③ 支出法:GDP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 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 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

  根据资料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

  (6)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实物量规模的变动情况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报告期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X100%-100%

  (7)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① 影响生产力增长的一般因素。

  A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

  B科技发展水平和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程度;

  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内容十分丰富;

  D物质生产过程的现代化程度和效能;

  E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

  ② 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C自然环境是生产力的源泉。

  ③ 科学地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④ 重视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因素。

  ⑻ 对于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论述,存在不同的认识,

  可以大体概括为:要素论、

  结构论、

  需求论、

  政策论、

  技术论、

  体制论等几种观点。

  ⑼ 如何扬长避短,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① 坚持基本国策,继续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② 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⑽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转变

  ①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企业或社会(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规模的途径、手段或方式方法。

  ② 类型:按经济增长的效率高低,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

  前者是增加投入,扩大规模;

  后者是提高效率和质量。

  按经济增长的目标或结果所采取的实现方式不同,分为数量型和质量型。

  前者偏重于投入和产出的增长,

  后者是偏重于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

  按经济增长的均衡状况,分为速度型和结构型。

  前者偏重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后者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合理的投入与产出结构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⑾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

  即农业生产力水平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与城市差距拉大,

  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

  再发达的城市经济也只是漂浮在落后的农村经济汪洋大海上的绿洲,大海风浪一起,绿洲也会随着倾覆。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和稳定的发展。

  二、掌握:企业发展战略。农业与农村经济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与作用。

  ⑴ 企业发展战略:就是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及其总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与这个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企业未来产品、市场目标和资源分配等,

  所做出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谋划。

  企业发展的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竞争战略。

  分为一般竞争战略和特殊竞争战略。

  一般竞争战略是指各类企业都应实施的战略。

  主要有公司增长战略;

  低成本战略;

  产品差异战略;

  重点战略。

  特殊竞争战略:主要包括同类企业从自己实际出发争取竞争优势的战略。

  主要包括无差别产品生产企业的战略;

  处在产业成熟期或衰退期中的企业竞争战略。

  ⑵ 一般竞争战略和特殊竞争战略常被视为“传统企业战略”,

  国际企业理论界总结企业竞争经验,主张超越传统企业竞争战略,实施“创新开拓型企业战略”,

  可以归纳为以下基本类型:① 产品再造型战略;

  ② 产品发明型战略;

  ③ 市场转移型战略;

  ④ 市场创造型战略;

  ⑤ 纯粹全方位发展战略。

  ⑶ 农业与农村经济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消费品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

  还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保障和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① 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份额中,农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 向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

  ③ 扩大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④ 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金和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⑤ 为国家创造外汇;

  ⑥ 其他社会公益贡献,如退耕还林,移民建镇,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⑷ 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

  目前,农产品价格已经基本实现在国家调控下,由市场形成和决定。

  但是,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式下,农产品价格还面临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并轨的问题,

  因此,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还涉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增强农业经济国际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任务还十分艰巨。

  从流通角度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还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① 完善有利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② 完善大宗农产品的宏观调控体系;

  ③ 促进形成有序的竞争性农产品市场;

  ④ 建立农产品生产的支持和保障体系。

  ⑸ 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与作用。

  农村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是根本的是农业经济现代化。

  农业经济现代化是指农业的科学化、

  集约化、

  社会化和

  商品化,

  一般应具备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

  增长方式集约化、经济循环市场化、

  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

  生产劳动者知识化等特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目前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指通过农户土地使用权的依法流转,适度地提高土地的经营规模。

  其主要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利于科技推广,使农业生产的物质成本下降;

  ② 有利于农田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 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

  农业规模经营的形式从投入方面讲就是土地规模经营,

  即通过扩大农户土地的经营面积,形成一定的农业规模。

  从产出方面讲,农业规模经营的形式是指产品规模经营,

  即发展农业社会化生产,

  促进社会分工,

  显著提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知识点4 经济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领会:经济现代化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提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

  ⑴ 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工业化和信息化。

  当代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地结合起来。

  实现工业化,这仍然是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但是信息化可以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因此,中国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的工业化路子”。

  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提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的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存,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总体的、长远的、并持续实施的规划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也需要每个人的自觉参与。

  所以有必要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

  它主要包含下述相互联系的实践指导原则:一是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原则;

  二是生存基础的整体性维护原则;

  三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

  四是人与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原则;

  五是人类人口增长的自我控制原则。

  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战略。

  在明确上述科技和教育发展战略方向的前提下,

  必须扎扎实实,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首先,继续深化科技和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

  其次,加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再次,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最后完善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政策法规。

  ⑷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考虑我国各地区的地理方位、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梯度等因素,

  我国政府1985年,正式划分出三大经济地域,做为规划生产力布局的依据。

  第一区域――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

  12个省、市、自治区,除北京外都有海岸线。

  第二区域――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9个省、市、自治区,它们都没有海岸线。

  第三区域――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西藏等

  10个省、市、自治区。

  ⑸ 西部大开发战略,

  从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程。

  为此,国家政府及时提出了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施这个战略,对于扩大内需,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点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机场、天然气以及电网、通信、广播、电视和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一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本地各级各类人材,

  二要制定优惠政策,稳定人才,吸引人才。

  ③ 重视保护环境和资源。这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④ 积极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⑤ 加速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领先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改革体制,

  加快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投资,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的经济环境。

  二、掌握: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现代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现代化。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运用政策法规促进可持续发展。

  ⑴ 加快城镇化进程 。

  加速城镇化,是推动我国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

  大体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集中型,以发展大城市为主,通过工业化集中大城市的过程,

  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转移,如日本、美国、英国等。

  二是分散型,以发展小城市为主,通过中小城市工业化的过程,

  吸引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如法国、瑞士等。

  我国城市化必须采取城镇化形式,

  发展战略只能是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有有机结合,

  即在现在城市的基础上,以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

  构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乡镇”网络体系,组成“分散实聚”的城市群。

  实现这种城镇化战略,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 重视城市的规划工作,从布局上确定好城市功能,

  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建筑布局、设施布局和生态布局;

  ②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充分发挥城市的各种功能同适当地扩大现有城市的人口容量有机结合起来;

  ③ 鼓励多种形式的城镇发展,应本着节约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注重效益的原则,发展有地方特色的

  ④ 采取区域性城镇化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应当有大城市的基础上,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

  中部地区应当大中小城市并重发展;

  西部地区则可重点发展大城市,使之成为辐射力较强的新的经济发展中心,

  完善区域性中心功能城市,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⑵ 促进农村现代化 。

  目前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特色。在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① 相对于农村工业化水平,小城镇的发展明显滞后;

  ② 相对于硬环境建设,小城镇软环境(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③ 布局不合理,规划水平不高;

  ④ 仍然存在体制和政策的制约,现行户籍制度等还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积极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① 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② 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

  ③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农村土地使用的法规;

  ④ 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⑤ 强化小城镇的区域中心功能。

  ⑵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现代化。

  ① 所谓优化产业结构,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发展,

  并满足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即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

  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变更、调整,促进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二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即随着科技水平、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

  代表现代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大,朝阳产业不断增加,

  夕阳产业或被淘汰或被改善创新,这样一种产业结构向高一级演进的过程。

  主要标志是技术集约化、产品加工度提高化和高附加值化。

  ②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 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太低。

  * 三大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

  * 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其内部工业比重过大,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业比重过小。

  * 工业结构升级缓慢。

  * 地域产业结构趋同。

  ③ 在完善有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体系过程中,

  必须树立经济全球条件下的国际竞争意识,

  以现代化的理念指导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的加工度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 促进工业结构升级。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实现产业生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淘汰高耗高污,推广经济效益高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等。

  * 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 综合实施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产业政策。

  ⑶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

  ① 实施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经济政策。

  产业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② 建立含有保护环境和控制资源浪费的价格体系。

  坚决改变某些自然资源代价甚至无价的状况,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③ 建立消耗资源与污染环境的社会成本合理支付制度。

  * 贯彻“污染者支付原则”即PPP原则与“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即PuPP原则。

  *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 实行环境损失赔偿和罚款。

  * 建立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居民排污费制度。

  * 建立促进环保的税费制度。

  ⑷ 运用政策法规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于难以靠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的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破坏的问题,

  仍然需要靠国家采取法治和行政手段来解决,这包括如下方面:

  * 建立建全法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 加强必要的行政管理。

  * 推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制度。

  总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我们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在全民中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既要运用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手段,又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非经济手段,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切实践中,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懵懂的现代化道路。

  三、着重掌握: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⑴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的是控制人口规模,

  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应力求控制在15亿至16亿以内,同时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只有抓住人口这个中心环节,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首先,要必须坚决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其次,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最后,要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2)节约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人均资源偏低,必须节约资源,

  综合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的发展留有余地。

  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① 进一步做好资源调查工作,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② 节约利用自然资源;

  ③ 加强资源的培育和养护;

  ④ 促进资源替代使用;

  ⑤ 促进产品延长使用周期;

  ⑥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⑦ 善于利用国外资源。

  ⑶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生产建设必定会排出“三废”(废物、废气、废水),不能不对重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改善产业和产品结构;

  二是建立和完善生产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制度;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

  四是实施产品环境标志制度;

  五是加强环境的综合法理,如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与教育等。

  知识点5 经济国际化

  一、领会: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国际贸易结构的新变化,国际价值规律,经济国际化战略及其价值目标。

  ⑴ 市场国际化的趋势

  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市场都是向国际延伸的,

  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经济交往必然趋于频繁,

  这必定促使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

  因此,开放性的市场必然具有国际化趋势。

  也就是说,在现代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国内市场中既有本国投入的资本、商品和劳务,

  又有外国投入的资本、商品和劳务,其市场已是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

  ⑵ 国际贸易结构的新变化

  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各类商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

  它是国际市场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各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加深与扩展,国际间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① “水平分工型”国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

  “水平分工”是不同产成品之间的横向分工;

  “垂直分工”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之间的纵向分工。

  ② 国际商品贸易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

  ③ 国际技术贸易明显增大。合理进口技术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④ 国际间服务贸易得到迅猛发展。

  如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结构变化的重要内容。

  ⑶ 国际价值规律:

  国际市场中某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由具有国际水平的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决定的。

  ⑷ 经济国际化战略

  中国经济国际化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它要求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

  通过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对外开放,获得社会主义经济和民族经济利益。

  ① 积极发挥政府在经济国际化战略中的主导和统筹作用。

  ② 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科教举国,促进民族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③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增强民族经济实力。

  ④ 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交流合作,发展与国际多边经济贸易组织的关系。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使我国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合理利用国际分工,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促进经济现代化。

  ⑸ 价值目标

  我国经济国际化战略时间的价值目标可以体现为“两个推进”:

  ① 推进我国经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经济国际化将与工业化、现代化互相交织,相互促进。

  ② 推进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了我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践主体的主要社会成分,是自主联合劳动者。

  因此,从总体上说,经济国际化战略实践的价值目标,

  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即实现社会主义利益主体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掌握: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市场的新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原则。

  经济全球化及其两重性,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相结合。

  ⑴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市场的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当代国际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是指在当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推动下,

  各国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交错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社会分工在全球展开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WTO等国际经贸组织推进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跨国投资和国际经济与技术的合作也得到显著的发展,由此导致国际市场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变化:

  ① 市场结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②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扩张。带来国际市场组织的新演变。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兼并,成为国际市场的垄断力量。

  ③ 国际贸易与金融的自由化发展,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直到约束国家部分主权的作用。在国际化的国内市场,、国家行使经济主权、维护民族经济安全和执行国际经贸规则的矛盾,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④ 国际市场的发展正跨越社会制度的壁垒,逐渐形成统一的全球性市场。

  中国将积极促进由社会制度因素造成的世界市场分割的融合。

  ⑵ 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市场竞争是激烈的,

  比起国内市场竞争来,竞争对手多、实力强,规则更为严格,

  这就对我们的商品和服务重量、竞争策略、商务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必须遵循国际价值规律,从多方面提高国际竞争的能力。这里提出若干原则:

  ① 价廉物美、以质取胜的原则。

  以尽量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和性能的商品或劳务,

  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利润,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

  ② 比较优势的原则。必须处理好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比较优势是指由本国特殊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而形成的产业优势;

  竞争优势是把资源、人才、技术与市场销售服务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产业发展优势。

  善于调整比较优势,灵活机动地组合好各种比较优势,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

  ③ 遵循和利用国际规则原则。

  深入了解和掌握组织协作、贸易规则,遵守有关协议和公约,

  才能自觉和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国际交往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觉性,掌握主动权。

  ④ 学习和创新原则。两者相结合,学习外国不是照搬照套,而是为了超越和创新。

  ⑤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的原则。面对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应当树立很强的民族经济意识。

  ⑶ 经济全球化及其两重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信息与科学技术推动下,

  各国经济日益密切地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地流动,

  世界经济日益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个定义实质上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阐述的。

  其实,这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方面。

  必须看到,这种社会生产力方面的经济全球化是同全球的社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

  如果忽视这另一方面,那是有片面性的。

  事实上,当代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化生产过程及其交往范围的拓展,不可能脱离社会生产关系孤立地进行,

  它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展开的,因此,这具有两重性。

  ⑷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相结合。

  比较优势战略,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遵循国际价值规律,

  充分利用本国相对优势资源,扬长避短,促进本国经济增强实力。

  赶超战略,是抓住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竞争这个核心,

  有计划地调动国内人才和资源,组织力量,积极借鉴、消化当今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培育自主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逐步缩短并最终超过发达资本主义经济。

  根据这种要求,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有必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培育我车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① 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促进我国产业发展。促使本国经济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

  ② 发愤图强,加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开发的力度。

  要合理使用资金,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要加强与国外先进科研企事业机构的交流;

  要积极地培育国际化企业。

  ③ 积极寻找潜在的优势资源,开发具有本国特色又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如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中医,体育等。

  以上三种上途径,

  分别可以概括为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中的“紧跟方式”、

  “竞赶方式”和

  “超越方式”。这三种方式的有机搭配,

  可以促使我国经济以“四两拨千斤”的速度和态势,极大地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尽早超越发达国家。

  三、着重掌握:合理利用外资的意义。我国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我国应如何全面拓展对外经济与技术交往。

  1、 合理利用外资的意义。

  利用外资可以促进就业,积累资金;

  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可以利用外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动本国产业发展;

  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和发展。

  外资的引入具有两面性。

  它在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也必然带来风险。

  首先,外资企业会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挤占市场而排挤我国的民族企业,并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民族企业的倒闭而造成新的失业。

  其次,外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和本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从而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经济波动的威胁。

  最后,在科技方面,外商决不会自动地将核心技术拱手相让,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为了实现垄断利润,仍会对我们实行高新技术封锁。

  2、 我国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种货款,

  一类是外商直接投资。

  此外还通过证券市场的融资方式吸纳了一部分外国资金。

  总结实践经验,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应当重视以下方面内容:

  ① 利用外资要与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相结合。

  ② 合理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引入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③ 积极拓宽引进外资的方式和渠道。

  如大型国企的境外上市,也可以采取BOT方式,经营合作或技术合作协议等方式。

  ④ 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涉外经济法制化建设,加大教育与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等吸引外资。

  ⑤ 切实加强利用外资的来之不易工作,努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与水平。

  有些国家将国外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比例确定为1:0.7,超过1:1则要加以控制。

  3、 我国应如何全面拓展对外经济与技术交往。

  全方位地开展对外经济与技术交往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又一重要环节。

  要贯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

  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在优势,拓宽国际经济活动空间,拓展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有必要遵循以下原则:① 在对外贸易上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相结合。

  ② 确立全球贸易战略,创建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格局。

  ③ 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④ 确立“国际大经贸”的战略理念,发挥我国经济主体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联合优势。

  ⑤ 积极开拓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扩大对外劳务合作。

  ⑥ 把对外经济与技术交往与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密切结合起来。

  ⑦ 完善适应经济国际化的政府涉外经济管理。

  知识点6 分配与消费

  一、领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一部分依靠劳动先富起来的原则。

  按要素分配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民的消费和政府的消费。按劳分配的多种劳动计量方式。

  ⑴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作为生产的成果,要经过一定的分配渠道,才能进入个人消费领域。

  这种分配过程分为两个基本的环节:一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二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首先是在所有直接参与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这种领域的内部分配,叫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经过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可以称之为原始收入。

  我国实行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劳动人民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在经济上是直接生产者,又是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

  这就决定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主要支配权和控制权属于劳动人民,

  国民收入的分配必须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促进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主体包括两个层面,

  即社会主义国家主体和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企业分配主体。

  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一部分依靠劳动先富起来的原则。

  按劳分配是以承认不同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差别为前提的,

  劳动能力的差别,必然带来收入的差别,这是不可避免的。

  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必须要反对和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应当鼓励一部分劳动者先富起来。

  这不但是指同一单位,应当鼓励一部分有特殊劳动技能,肯干苦干的人依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

  而且也是指,要承认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因社会经济因素带来的个人收入差别。

  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要他们起劳动致富的示范作用,

  同时,要发挥先富的劳动者带动、帮助其他劳动者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起来”。

  它还包括支持和引导非仅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自己投资办企业,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所以,国家一方面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保护合法经营收入,承认合理的收入差距;

  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再分配手段,防止和纠正个人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

  ⑶ 按要素分配的含义

  所谓要素,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指的是构成生产过程的各种因素。

  最简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就是生产劳动和生产资料。

  按要素分配的一般含义,就是按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者提供者所提出的要求,分配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财富。

  为了科学地理解按要素分配,必须纠正两个常见的误解:

  第一, 把按要素分配理解为,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本身按自己在生产中的作用,参加生产成果的分配。

  第二, 把按要素分配的对象或生产成果理解为物质财富或者使用者。

  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民的消费和政府的消费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领域中,起控制、主导作用的是广大劳动者;

  在个人消费领域中,起控制和主导作用的也是广大劳动者。

  广大劳动者个人消费的消费品占全体社会消费品总量的部分;

  由广大劳动者的平均个人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水平,决定了我国市场上有购买力需求能达到的基本高度;

  广大劳动者消费的价值目标对消费物品和消费服务提出的要求,

  对社会再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从而也对整个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应当把重点放在占主要地位的广大劳动者的消费上。

  社会主义劳动者是居民消费的主体。

  政府消费,是政府开支的组成部分,一般认为,

  它不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属于个人消费范畴)和政府控制支出、

  但并不用于本身消费的转移支付支出、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支出等,

  它是指政府用于与自身发挥职能作用直接联系的各种支出的消费。

  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一样,形成对最终产品的购买,同样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消费体现社会消费。政府消费不同于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是居民的个人行为,居民个体消费行为与个人收入相联系,属于个人消费基金。

  而政府消费是一种政府行为,消费的来源是社会消费基金。

  社会消费基金使用数额的大小,对于社会再生产有直接的影响。

  由于政府消费属于非生产性消费,其社会消费基金是社会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

  所以总体来说,在同等条件下(政府工作量),属于政府消费的基金耗费越少越好。

  ⑸ 按劳分配的多种劳动计量方式

  按劳分配指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根据劳动者提供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收入的分配。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少企业和单位通过实践,创造出礼多简单而适用的劳动计量方式,

  较好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分别有:

  ① 按能力计量劳动的方式。一般采用的方法根据劳动者的学历、学位、职称、级别等因素,确定劳动者的劳动能

  ② 按岗位计量劳动的方式。即投入社会劳动量的多少,或是工作经验,工作态度。

  ③ 按最终贡献计量劳动的方式,如科研人员可以按科研成果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程度给予劳动报酬。

  ④ 按劳动成果计量劳动的方式。如配置定额等,可以较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掌握: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

  ⑴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

  所谓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之后又在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在内的全社会进行分配。

  对过再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叫做“派生收入”或“最终收入”。

  社会主义国民以往再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主要体现在:

  ① 保证非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如文教、卫生、行政、公安、国防等非生产部门。

  ② 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需要。比如国家改善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③ 保证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的需要。

  如铁路、公路、港口等大项目,需要国家投资兴建,就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筹集建设资金。

  ④ 是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和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如应付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及社会救挤、福利等方面。

  ⑤ 缓解分配不公、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⑥ 是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的需要。如外事活动,援外资金等,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

  ⑵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

  国民收入再分配,包括市场的自发调节和国家的自觉调节。

  ① 市场调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主要包括:

  A市场交换中的非生产性劳务收支,

  是指国民经济中的非生产性劳务部门的劳动者向社会提供非生产性劳务来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

  接受劳动服务的公民则要用自己在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支付劳务费用。

  B市场价格变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多种因素造成的市场价格变动,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

  如农产品价格提高或工业品价格降低,可以相应增加农民的收入;

  消费品价格上涨人减少居民的实际收入等。

  但是价格变动过大,会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因此,国家有必要尽可能控制物价的稳定。

  ② 国家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首先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手段来进行。包括

  A国家预算,即国家制定的年度财政收入计划,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

  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最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

  国家财政机关通过税收或其他经济形式把生产部门和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应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集中起来,

  形成预算收入,然后通过预算支出有计划地分配到各方面,

  以满足经济建设,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国防建设等各项事业中去。

  B财政转移支付。就是政府按一定的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受益者。

  它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目前我国财政支付转移有两类,

  ① 政府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支付给单位和个人,如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等;

  ②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即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财力补助等。

  其次是经济杠杆的调节。

  经济杠杆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可以直接操纵的经济手段,如税种、税率、中央银行准备金率、利息等。

  ⑶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是具有必然性的。

  ①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来源只能是劳动。

  不允许任务人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来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

  因此,劳动成果的分配只能依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来进行。

  ②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发展水平决定,个人收入只能以其提供的社会劳动为依据。

  劳动者除了以自己提供的劳动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依据,不可能有其他选择,

  因而,劳动的质与量,便成为个人收入分配的惟一依据。

  ③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分工和公平观念决定,按劳分配是合理分配个人收入的惟一选择。

  付出的劳动与个人收入体现的劳动之间的等劳交换(做了必要扣除以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就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惟一公平的分配原则。

  ⑸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

  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与在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都有显著的不同。

  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 按劳分配的劳动成果是价值财富。

  按劳分配的对象不是由一个社会中心自上而下统一分配的使用价值产品,

  而是经过市场实现的价值产品。

  ② 直接支配按劳分配的是公有制企业,而不是国家政府。

  收入分配由企业自主进行的,国家通过收入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但是不直接对劳动者进行个人收入分配。这就产生多种效应:

  A,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面对的市场状况必然影响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价值实现程度;

  B,虽然各公有制企业都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但是各企业没有统一的分配标准;

  C,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与本人提供劳动的多少有关,而且和企业经营状况相联系。

  ③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收入政策对不同公有制企业的按劳分配起调节作用。

  这是因为国家必须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全局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考虑,

  对社会的消费水平、个人收入水平以及个人收入差距进行调节和控制。

  ⑹ 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第一,生产为消费创造对象。

  即消费资料都是由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生产,消费无从谈起;

  第二,生产提供消费的方式。

  现代消费方式与传统消费方式差异极大,小汽车、飞机代替了步行和人力车、马拉车,

  高楼大厦代替了低矮平屋,归根到底其进步利益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第三, 生产创造消费的主体。

  比如一些新产品开始不为人所知,但在接触这些新产品后,

  人们了解了这些陌生产品的有用性,便逐步产生了对它们的消费需要。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这些新产品的消费主体。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第一,消费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前提,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消费能产生新的社会需求。

  生产为新产品创造出新的消费主体,消费主体一旦形成和扩大,

  又会在消费过程中对这种产品得出改进的要求,

  或者由一种消费举一反三,产生出其他的新的消费需求。

  第三,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实现。

  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也只有生产的产品真正进入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生产才能持续地进行,才能实现再生产。

  第四, 在一定条件下,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对生产供给的增长有决定性作用。

  社会生产供给的增长要依赖消费的增长来拉动。

  三、着重掌握:正确处理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扩大再生产基金(是积累基金的主要部分,包括生产部门新增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积累基金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用于非生产性用途的住宅医院幼儿园等公用事业的建设基金)

  社会后备基金(应付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临时性需要而进行的物质储备和财政后备)

  国家行政管理基金

  国民收入              国防基金

  社会消费基金 文教、卫生基金

  消费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

  其他社会基金

  个人消费基金

  ①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最终用途上归结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

  ② 积累基金来源于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消费基金是指用于满足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那一部分基金,包括社会和个人消费基金两部分。

  ③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积累和消费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

  一方面,积累意味着劳动者公共财富的增长,

  它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同时,消费基金的合理使用,

  有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有利于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增长,为增进积累创造着主观条件;

  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是一个既定量,

  因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此多彼少,互为消长,这就是它们的矛盾。

  ④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A, 在生产发展的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

  B, 积累和消费的分配总额不能超过国民收入的总和。

  如果超过,就会出现积累基金或消费基金的膨胀,或者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双膨胀。

  C, 积累基金或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与国民收入的实物构成相适应。

  否则,就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和人民生活应有的改善。

  D, 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

  E, 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效益。积累率就是积累基金同国民收入的比率。

  如果比率高,国民经济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反之,就慢。

  在正常情况下,积累率的最高界限要以保证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消费水平不降低为原则;

  最低界限,要保证新增就业人口平均资金和技术装备的需要为原则。

  积累效益是衡量积累率是否适当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等于新增国民收入额除积累额。

  积累效益不好,说明国民经济运转受阻。

  知识点7 宏观调控

  一、领会:市场调节的缺陷398。国家宏观调控的中心41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特征402。

  ⑴ 市场调节的缺陷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 市场调节难以解决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问题。

  如企业排放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等,这是无法通过市场调节来纠正和补偿的。

  ② 市场调节难以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市场调节本身能够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它是以淘汰落后企业为前提的,

  它不能促进个人收入实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平等,肯定会造成收入分配的差距。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还会造成个人收入两极分化。

  ③ 市场调节难以确保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

  市场行情的变化往往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而追求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无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

  ④ 市场调节难以保证自由竞争的持续性。

  市场的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

  垄断一旦形成反过来抑制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妨碍效率的提高。

  总结起来,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要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就需要一个社会中心,采取科学的具有预见性的宏观调节。

  ⑵ 国家宏观调控的中心

  宏观调控体系包括信息、决策、控制和监督系统,这个系统的统一指挥中心,就是宏观调控的主体。

  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面向全国统一市场,因此,全国只能有一个设在中央政府的调控中心。

  只有符合宏观调控职能要求的专门机构,才能成为宏观调控中心,作为宏观调控实践的主体。

  宏观调控中心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指挥机构,

  对构成宏观调控体系的各个分支系统的调控指令和措施,都是由此发出的,

  正因如此,只有这个中心才称得上宏观调控实践的主体。

  一旦宏观调控目标经代表人民的最高权力机关批准后,

  其他的任何个人和部门机构不能干预它的日常决策和调控职能。

  (3)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特征

  ① 与计划产品经济体制行政计划管理的原则区别。具体表现为:

  A,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宏观调控既要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又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B,计划经济手段的运用适应市场经济。

  计划的作出是严谨的,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国家对微观经济基本上使用指导性计划;

  C,宏观管理以间接方式为主。

  国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活动,而是综合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和经济杠杆对市场进行调节,

  让市场引导企业按宏观调节的方向活动;

  调控的内容主要是协调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

  调控的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但是不排斥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来保证经济手段的实施。

  ③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存在根本区别。表现为

  A, 宏观调控实践的价值目标根本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代表总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国家宏观调控必然服务于他们的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则是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B, 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使用何种手段时,首先考虑总资本家的资本运行效率,即利润率,

  故有效需求不足的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始终无法消除;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使用调控手段时,是维护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准绳,

  权衡利弊的,这就可以做到客观地选择和组合调控手段。

  C,宏观调控理论的科学性不同。

  二、掌握:宏观调控的对象与目标404,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成407,

  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必要的行政手段及其特点413,宏观经济政策的功能416。

  ⑴ 宏观调控的对象与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市场关系中的经济总量,即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价值总量上的大体平衡,实现产品实物形态供求结构关系的平衡,

  以及产品价值形态供求关系上的大体平衡,这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避免大起大落的基本条件。

  通过调节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

  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纳入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目标的。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促进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所构成的整个国民经济,

  实现良性循环,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总目标是由若干子目标构成:

  A, 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B,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C, 促进稳定物价;

  D, 促进充分就业;

  E, 促进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F,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⑵ 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成,包括以下四个分系统:

  ① 经济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信息统计子系统、金融信息子系统、科学技术信息子系统、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经济行和发展的信息子系统等。

  ② 经济决策系统。

  根本任务是根据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情况,

  研究和确定调控的总量目标,

  制定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并选择运用实施方案和步骤。

  民主化、科学化是保证宏观经济决策正确有效的保证。

  ③ 经济控制系统。

  主要是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调节手段,

  及时调控偏离目标的经济活动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转。

  ④ 经济监督系统。

  是宏观调控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保证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

  主要包括审计监督、财政监督、信用监督、统计监督和行政监督等。

  ⑶ 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及其特点

  ① 计划手段是宏观调控主体从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出发,

  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就付诸实施,

  并以此作为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调节不应当是指令性的,而应当主要是指导性的;

  不应当是直接管到企业,而应当是粗细条的,具有总体规划性的;

  因而一般是中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宏观经济计划主要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三个环节来实施。

  A, 编制计划是计划调控的前提。

  它是在全面、准确收集经济信息和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遵循经济规律,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计划决策。

  B, 计划执行。

  指计划编制后选择达到计划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并使之最终实现。

  计划实施需要配套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

  C, 计划检查。

  有关职能机构对各方面执行计划过程中的情况,

  进行检查监督和审计,并及时反馈信息,

  促进计划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实现。

  ② 经济手段:

  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政策。

  二是经济杠杆手段,经济杠杆是可以由宏观调控主体操作,

  影响市场总供给、总需求关系变动和相关经济总量变动的经济参数,

  如财政系统的(税种 税率)、

  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国际收支系统的汇率等。

  注相关名词解释: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各专业银行都必须把自己所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率存入中央银行。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弱或增大各专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从而收缩或扩大信贷规模。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以控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数量,从而控制社会的信贷规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流通量的活动。

  汇率:是指不同国家货币间的兑换比率,人们把它称之为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价的降低,可以起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上涨则对出口不利而有利于进口。

  ③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宏观调控主体为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国家法规的借助和运用。

  内容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和经济仲裁。

  经济立法:是根据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建议,

  由国家最高立法机构遵循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制定的有关经济法规。

  经济司法:是指检察机关或法院依照经济法律规定,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

  经济仲裁:是指仲裁机关对经济活动中的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依法居中调解或裁决。

  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约束性、规范性,它可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防止个人意志和不理的行政干预,具有比其他调控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 必要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宏观调控主体依靠行政机关,用政权的力量对国民经济运行直接进行干预。

  一般采取发布命令、指示、条例等形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

  直接引导的控制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权威性、垂直性和强制性。

  ⑷ 宏观经济政策的功能

  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主要手段,其中经济政策是实施经济杠杆的依据,

  对于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作用最为经常和广泛。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经济政策及其杠杆的应用需要合理搭配,

  综合运用,才能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总体积极效应。

  ① 财政政策:是根据宏观调控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和方法的总称。

  分别由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调节税收渠道和税收量增减的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指财政支出方向和增减财政支出数量方面的政策)和

  预算政策(是国家政府财政部门筹集、分配和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活动)组成三个方面组成。

  ② 货币政策:是指宏观调控主体处理国民经济运行和稳定货币关系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它是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行为准则。

  ③ 产业政策:是国家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

  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产业政策主要有:

  A, 产业结构政策,它是产业政策的核心。

  是根据当代产业结构的变化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B, 产业组织政策,

  是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调节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增强市场竞争活力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C, 产业技术政策,

  是指导民族产业和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科技研究、应用与开发的一系列措施。

  D, 本国产业与国际产业关系的政策。

  指政府对民族产业在进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维护、支持措施。

  ④ 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充分就业而做出的一系列规定和采取的措施。

  ⑤ 收入政策:是对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一系列措施。

  ⑥ 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是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外资源和先进技术,

  发挥国际经贸比较优势,维护民族经济权益和经济安全,促进民族经济提高整体竞争力,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主要政策含义是:

  A,科学地调节进出口;

  B,加强对国际融资的监管。

  C,稳定汇率。

老师二维码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江苏自考27354服务营销学押题资料
下一篇:江苏自考11002公司法与企业法知识点汇总押题资料

江苏自考网书籍购买地址

江苏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