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7月自考考试 1

距7月自考准考证打印预计 已经开始

考生服务:

江苏自考网> 试题题库列表页> 案例分析:“双碳”:擘画“绿色中国”新蓝图的国家战略。 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全球为整合力量共同应对气候危机,通过历次气候大会商定形成阶段性的减排原则和减排目标,“碳中和”成为21世纪中叶的全球性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体,面临的碳减排压力前所未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党中央基于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担当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思熟虑,做出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双碳”战略。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首次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加快“双碳”的“1+N”政策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不仅在中央层面把“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各地方各部门更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推动“双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双碳”战略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双碳”战略充分体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政策顶层设计逻辑、战略规划能力和政治执行力,充分彰显了我国制度优势,尤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公共政策议程触发机制的含义。 (2)运用公共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分析“双碳”战略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公共政策分析2025年4月真题

卷面总分:100分     试卷年份:2025.04    是否有答案:    作答时间: 150分钟   

答题卡
收起答题卡 ^

试题序号

案例分析:“双碳”:擘画“绿色中国”新蓝图的国家战略。 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全球为整合力量共同应对气候危机,通过历次气候大会商定形成阶段性的减排原则和减排目标,“碳中和”成为21世纪中叶的全球性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体,面临的碳减排压力前所未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党中央基于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担当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思熟虑,做出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双碳”战略。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首次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加快“双碳”的“1+N”政策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不仅在中央层面把“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各地方各部门更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推动“双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双碳”战略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双碳”战略充分体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政策顶层设计逻辑、战略规划能力和政治执行力,充分彰显了我国制度优势,尤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公共政策议程触发机制的含义。 (2)运用公共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分析“双碳”战略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上一题 下一题

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在公共政策实践中,一些公共政策的内容只是象征性的,其产生的有形效果可能十分微弱,产生的强大无形效果是

  • A、象征性效果
  • B、潜在效果
  • C、附带效果
  • D、直接效果

邓恩从公共政策问题结构的角度,将公共政策问题分为多种类型,它们包括

  • A、缺乏结构的问题
  • B、结构优良的问题
  • C、结构适度的问题
  • D、结构不良的问题
  • E、结构完美的问题

在政策系统范畴里,公共政策能够直接或间接对其发挥作用、施加影响的目标群体是

  • A、政策主体
  • B、政策客体
  • C、政策环境
  • D、政策评估与监控

扫码查看答案

扫码查看试题答案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