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艺术概论真题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5年下半年江苏自考艺术概论真题答案(考生回忆版)
简答:
1、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联系和区别。
答:
1)概括地说,美术馆或艺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至少包括五个部分:
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创衍生。
2)博物馆,字面意思是“缪斯的宝座”,指哲学沉思之地。
博物馆一般都有系统性的收藏,对藏品进行展示和陈列。综合性的博物馆如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学博物馆,专题性的博物馆如军事博物馆、交通工具博物馆、城市规划博物馆、医学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玩具博物馆、咖啡博物馆等。
(3)美术馆是博物馆的一种,也称艺术博物馆,以收藏、陈列和展示艺术品为主。艺术博物馆与文物博物馆最为接近,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大多为艺术品。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文物展策划中引入艺术视角,甚至将文物与当代艺术品一起展出,如2022年举办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
2、标准化现代艺术体制,
答:
1) 在标准化的艺术体制中,艺术人才是由专业艺术院校分门别类地培养的。
2) 在标准化的艺术体制中,艺术生产者、分配者和接受者之间主要是一种陌生人关系。
(3)在标准化的艺术体制中,艺术生产、分配和接受三个环节,往往在空间上彼此隔离、相距甚远。
(4)在标准化的艺术体制中,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等专业分配机构是艺术世界的枢纽与核心。
3、当代艺术的跨界性。
答:主要指打破学院中的专业壁垒,从一个艺术门类跨界到多个艺术门类,或者是突破既有的艺术定义和艺术边界,使原本不被认为是艺术的艺术进入主流艺术视野。在人工制品中,机器和机械装置也开始成为艺术表达的手段,于是出现了以机械装置为媒介的动态艺术。
4、第一媒介与第二媒介的区别。
答:就表意艺术而论,用于表意的媒介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媒介和第二媒介。洛克将物理对象的属性分为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第一属性是体积、形状、尺寸等更偏客观的属性,第二属性是色彩、声音、滋味等更偏主观的属性。与此相类似,我们也可以说,表意艺术的第一介是物质性的,第二媒介是精神性的。例如,绘画使用的颜料是第一媒介,颜料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色彩是第二媒介。颜料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而色彩则在心灵中成像
5、人工智能的现状,人工智能艺术和人类艺术的关系。
答:(1)人工智能的现状:2018年起,人工智能进入艺术和设计领域,改变人类创意生产格局。ChatGPT、Midjourney、AmperMusic等软件问世后,无艺术训练的普通人可轻松创作文学、音乐、美术、设计作品。当前人工智能能替代部分重复性“精神劳动”,如创意绘画、作曲、修图剪辑、人物场景设定及各类设计效果图;淘汰部分“低端”创意工作的同时,催生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对高阶艺术家设计师,人工智能可辅助创意、激发灵感,提升创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助力专注原始创新。人工智能尚无二阶哲学反思能力,未终结人类纪,无自我意识,未作为有意识主体参与社会网络,也未作为老能动主体参与历史互动。
(2)人工智能艺术和人类艺术的关系
①人工智能软件可辅助艺术家、设计师创意,激发灵感,提升创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助力其专注原始创新。
②人工智能能替代部分重复性“精神劳动”,如创意绘画、作曲、修图剪辑、人物场景设定及各类设计效果图。
③人类对艺术作品、设计产品的需求具有特定性,其意义与价值在动态社会网络和偶然历史进程中形成。人工智能未作为有意识主体参与年社会网络、能动主体参与历史互动,难在恰当时刻提供恰当事物,也无法理解判断其意义价值(除非拥有自我意识并成为人类主体世界一员)。未来人工智能艺术或能基于现有作品创作出“创新”作品、构建更完备可能世界,但除非拥有自我意识并成为人类主体世界一员,否则无法真正超越人类艺术,也不能完全替代人类艺术家、设计师的创新创意工作。
6、为什么不能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不在于非物质性,而在于活态性。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过去完成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现在进行时,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见物不见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当代社会实践。
(2)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例如裹小脚这样的陋习,就不能被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
(3)少人误以为应该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非遗,秉持“原真性”原则,永保“原汁原味”,不能创新,也不能发展为避免这类误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和鲜活本质应持续获得尊重。真
实性和排他性不应构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和障碍”。在我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对待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这一原则尤其适用于非遗传承保护。
以上内容为考生回忆版,仅供参考。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上一篇:2025年10月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答案(考生回忆版)
下一篇:2025年下半年自考英语13000/00015真题答案(考生回忆版)
近期更新
- 2025年下半年自考英语13000/00015真... 10-27
-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艺术概论真题答案... 10-27
-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 10-27
-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 10-27
-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美学真题答案(考... 10-27
-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新思想真题答案(... 10-27
-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思修真题答案(考... 10-27
- 2025年10月江苏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10-27
- 2025年4月江苏自考15042思想道德与法... 04-30
考试资讯
- 2024年10月南通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苏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常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徐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无锡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南京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无锡自考报名缴费如何缴?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专业和课程如何选择?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注册需要注意什么? 08-22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


